5月13日15點30分我校七年級全體師生在二樓報告廳舉行“青春飛揚 . 古韻中華”第三屆“踏春”詩會。姚斯儒校長、周一敏校長出席此次活動,李慶華老師、劉萬珍老師擔任了本次活動的評委。本次活動讓學生們通過朗誦來走近中華經典,讓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讓華夏文化撐起我們人格的脊梁。

姚斯儒校長為本次活動做開幕致辭。姚校長指出詩歌是中華文化中最瑰麗的寶藏,作為每一個中華民族的少年要認同、熱愛、弘揚自己民族的文化。

活動在七年級(3)班同學柔美的聲音朗讀的《蒹葭》中拉開序幕。

《古詩十九首》是我國漢代重要的文人詩集,它展現出了兩漢時期人民生活的生動畫卷。七年級(2)班的孩子們用音吟唱著“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的動人詩句,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魅力。

亂世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七年級(8)班的同學用激情昂揚的聲音朗誦了的《觀滄?!泛汀栋遵R篇》。

七年級(11)班的同學朗誦的《花木蘭》則將舞蹈、書法、古箏、唱歌、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入進來表現了一個巾幗女英雄的形象。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鼎盛時代,無數座藝術與思想的高峰屹立在文化的長河里。七年級(9)班的學生用自己演繹了千古名作《春江花月夜》。

盛唐之音到安史之亂戛然而止,七年級(4)班的同學朗誦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讓同學們感受到了詩圣杜甫的憂國憂民。

七年級(7)班的同學朗誦的《滿江紅. 寫懷》將岳飛的報國之志震徹云霄。

七年級(6)班同學朗誦的《天凈沙. 秋思》和《湖心亭看雪》將宋元時期清寂的美學之感完美地演繹出來了。

七年級(1)班的同學的朗誦的清代詩歌集萃讓同學們感受到清代文人的情思與傲骨。

接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進入了一個充滿苦難而又偉大的年代,面對日本侵略者我們沒有退縮,七年級(5)班的同學揮舞著隊旗,朗誦《黃河頌》,高唱《保衛黃河》。

少年強則國強!今日強國之責任,已傳遞到我們手中。未來強國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七年級(10)班帶來的《青春向黨 . 強國有我》讓我們明確了當代青少年的歷史責任!

全體七年級班主任朗誦了余光中先生的《寫給未來的你》,對同學們寄予美好的愿景,周校長以袁枚的一首《苔》來總結了本次活動:希望每位同學成為平凡而尊貴的生命。最后由周校長和姚校長為獲獎班級頒發獎狀。



“多元培養,創享幸福”是武大外校一貫堅持并落實的辦學理念,這次活動秉承我校“多元培養”的辦學宗旨,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與民族認同感,拓展學生的綜合素養,活躍校園文化氣氛。
愿武大外校的學生不負青春,用拼搏和汗水鑄就輝煌未來!